2)第3章 教乱_1850再造中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往往出头帮忙,官府莫敢深究。

  现在,这些教民进了监狱,却口出狂言,丝毫不把官府放在眼里。

  杨烜见状,便有心刺激一下隔壁那个教民囚犯,问道:

  “这位大哥,听说现在的两广总督是徐广缙。徐大人可是林则徐的崇拜者,态度非常强硬,组织了数十万人的民团。洋大人再厉害,也不过区区上千人,怎能与十万民团争高下呢?”

  那教民一听,顿时起了劲,说道:“嘿,我说你是真不上道。洋大人虽然人少,却有坚船利炮。民团虽然人多,却都是乌合之众。以乌合之众对坚船利炮,你觉得徐大人有胜算吗?

  “我看这徐大人,十里八九是想沽名钓誉,借机向皇上邀功。他要是敢凭民团与洋大人开战,太阳要从西边出来,我以后路过总督衙门得绕着走。”

  这教民已经收了监,依然如此嚣张,就连两广总督都不放在眼里。

  观一叶而知秋。

  一个普普通通的教民,自恃有洋人保护,就敢口出狂言。满清官员颟顸无能,百姓毫无国家民族观念。由此不难看出,满清已然出现了亡国之兆。

  杨烜有意煞一煞那教民的威风,说道:

  “这位大哥,话可不能这么说。再怎么着,咱们也是中国人。洋大人再好,那也是夷狄。洋大人再厉害,不还进不了广州城?

  “民团人多势众,教民人单势薄,洋大人又在城外进不了城。你们在城里为所欲为,万一擦枪走火,惹怒了民团,到时候吃亏的不还是自己吗?”

  那教民勃然大怒,骂道:“嘿,你这小子,瞎扯扯什么呢?我们加入洋教,是为了弃恶从善,不是为了攀附洋大人。朝廷不守信义,说好了让洋大人入城,至今没有下落。

  “如今洋大人兵临城下,只是为了催促朝廷履行条约,并无其他意思。总督大人擅自邀集民团,使广州内外交困,治安恶化。论起来,总是官府作恶太多,管洋大人什么事?管我们教民什么事?”

 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,广州十三行商人失去了贸易垄断权,利益受到极大损害,成为最坚定的仇英群体。广东士绅也对那场战争刻骨铭心,坚决反对洋人入城。

  战争已经过去多年,洋人始终未能进入广州。这在洋人看来,是华人不守条约。在华人看来,却是洋人侵略在先。

  1847年,时任英国公使德庇时率领英军攻破虎门要塞,兵临广州城下,要求满清遵守条约,开放广州。当时的两广总督正是满清洋务“专家”耆英。

  耆英知道道光帝已经年迈,只想粉饰太平,便极力安抚德庇时,允诺两年后许可洋人入城。

  如今,两年之期已过,洋人叫嚣入城。城内的教民也开始虎假虎威,借洋人之势,行不法之实。

  如今的两广总督,则换成了主战派徐广缙。徐广缙不甘屈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m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