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391章 进军福建_1850再造中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。

  倒是清军在闽江上凿沉战船,阻塞航道,有效迟滞了革命军的行动。

  兵来将挡,水来土淹。革命军派出潜水员潜入闽江,在沉船船舱内安装高能炸药,使用爆破法清除水中沉船。

  怡和公司已经发明了高度稳定的高能炸药。这种炸药成品为胶质,可制作成各个形状,即便撞击都不会引爆。要想引爆这种炸药,只能通过雷管。

  历史上,雷管是由诺贝尔于1865年发明的。诺贝尔使用雷酸汞制作雷管。雷酸汞十分活泼,受潮后容易引发事故。杨烜则指导怡和公司弹药厂,使用叠氮化铅制作雷管,安全性、稳定性大为提高。

  清军只见革命军在水下沉船处进进出出,却不知道他们要以新式炸药作水下爆破,以疏浚河道。

  不少民船堵塞在闽江上游,躲在远处围观两军交火。清军堵塞河道,民船受阻,船民皆敢怒不敢言。

  下午三时,水下炸药敷设完毕。革命军对外发出警报,驱散沉船附近的民船,自身各战船也撤到安全距离以外。

  三时二十分,南洋舰队司令李锐一声令下,引爆水下炸药。只听“咚咚咚”一连串巨响,闽江江面上掀起巨大的水浪。

  沉船被高能炸药炸得粉碎,木船碎屑浮上水面,顺着水流飘向下游。清军、船民都惊得目瞪口呆。

  在时人的认知里,炸药都为黑火药,黑火药遇水受潮将失效。不知革命军装备了什么火器,能够在水下爆炸?威力大到能够炸碎清军的沉船?

  不等清军反应过来,南洋舰队已经冒险通过沉船区,向闽江上游的福州进发。

  站点:塔^读小说,欢迎下载

  清军守卫福州,以沉船、炮台为凭恃,却都被革命军轻易突破。闽浙总督瑞麟听说清军接连败北,守军人心涣散,心里早就怂了。

  瑞麟听取了徐师爷的计谋,决定移驻杭州。他把福州防务托付给福建巡抚王懿德,自己带上囚犯杨国桢,经福州北门逃往浙江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m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