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377章 废除协定关税_1850再造中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,国号为越,与清国争天下。越王者,清国名将之后裔,为人雄才大略,见多识广。

  “其最奇者,乃越王精通英文,书写流畅,通话无阻。此事甚奇,却为公使文翰等人所亲证。而越国大兴教育,开放通商,学习西方科技文化制度,亲近西方国家,生气勃勃,实乃未来中国之曙光。

  “经查,越国开国不久,美国即与之建交。中美建交之后,两国商务合作频繁,于铁路、电报、桥梁、证券、造船等多有合作。不惟越国气象为之一新,美国商人亦从中获得无数利益。

  “如今越国工商渐起,英国国民、船只至越国不断增多,商务日盛,交涉日繁。而我国与越国并未建交,仅在广州驻有一领事,交涉多有不便,亦不利于维护英国在华之利益。

  “两国建交,互派公使,实有必要,甚至迫在眉睫。因为越国军工产业已然崛起,枪炮性能优越。克里米亚战争在即,英军急需采购越国之军火……

  “两相比较,清国占地广而越国占地狭,清国人口众而越国人口寡。然则清国君臣昏聩,官员腐败,军队涣散。越国与之截然相反。

  “是故有识者皆知,越国上而清国下。日后能够夺取中国天下者,非越国莫属。英国为世界第一强国,中国则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。英中建交,势在必然……”

  这篇文章论据充分,说服力强,在伦敦市民中流传甚广。英国商人组成了游说团体,政客亦形成了小团体,督促英国与中国建交。

  帕麦斯顿、罗素、格莱斯顿等政坛大佬也极关心舆论动向,开始研究对策,论证中英建交的利弊。

  不久之后,康威廉亦从陆雨晨拿到了杨烜写给英国国民的公开信。这封《致英国国民的公开信》在《泰晤士报》上一经发表,立即赢得引起了汹涌的民意。

  据《泰晤士报》随机调查,伦敦市民主张与越国建交的比例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四。就连英国女王都已知道,与中国建交已经水到渠成了。

  当陆雨晨前去拜访财政大臣格莱斯顿时,双方自然而然地谈到了建交问题。格莱斯顿显得非常坦诚,当场表示支持中英建交。

  身为财政大臣,格莱斯顿更多地谈论到了中英建交后的关税和商业合作问题。陆雨晨则据理力争,要求取消“协定关税”。

 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,英国逼迫中国签订了《南京条约》,规定“协定关税”。

  所谓“协定关税”,是一种单方面的协定。即英商对华进出口货物的税率,中国要同英方商量,却并未规定中国对英进出口货物的税率,英方须同中国商量。

  因此,协定关税的实质是中国单方面的减让关税税率,这是对中国关税主权的严重侵犯。

  海关关税除了可以提高国家财政收入,更重要的是可以保护本国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m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