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375章 打探英国政局_1850再造中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。

  “阿伯丁首相过于软弱,一向极力避免战争。再加上联合内阁人心不齐,阿伯丁伯爵根本无法胜任战时首相之责。”

  康威廉说到这儿,故意停顿下来。

  陆雨晨自然要虚心求教,谁能接替阿伯丁伯爵,担任下一任英国首相?

  康威廉如数家珍,说道:“最有资格问鼎战时首相的,共有三个人,第一个就是帕麦斯顿伯爵,第二就是约翰.罗素勋爵,第三个就是爱德华·史密斯·斯坦利。

  “爱德华·史密斯·斯坦利又称德比伯爵,是保守党领袖。他擅长演说,但能力相当一般,不能胜任战时首相之责。女王十有八九不会让他担任首相。

  “帕麦斯顿与罗素是政敌,都主张对外强硬,能力很强。他们两个都不被女王夫妇喜欢,却是战时首相的最合适人选。

  “不过,帕麦斯顿手腕更灵活,在中下层国民里威望更高,现任内阁里也有帕麦斯顿的同党。罗素过于骄傲,性格粗暴,对追随者都不知笼络。如果我是女王,我会任命帕麦斯顿为战时首相。”

  英国虽为君主立宪国,但在十九世纪中期,女王对英国政坛仍然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力。

  离开广州前,杨烜已经断定,帕麦斯顿将出任战时首相。他甚至还断定,阿伯丁内阁将在战争初期继续维持运转。直至战事不顺,阿伯丁将被迫辞职。

  康威廉的话,无疑印证了杨烜的判断。

  陆雨晨笑道:“多谢康先生赐教。本大使将寻机与帕麦斯顿勋爵接触,促进中英两国之间的友谊。”

  康威廉点点头,笑道:“好人做到底,我再告诉你一个秘密。帕麦斯顿适合做战时首相,却并不被英国绅士真正拥戴。

  “英国绅士们更喜欢的是格莱斯顿。他充满活力,政治主张充满理想主义,却同样注重实际。只因他资历尚浅,历练不够,尚不足以出任首相。

  “但我想,再过个十年二十年,等格莱斯顿身上的棱角磨平了,他一定会成为一个伟大的首相,甚至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首相。

  “大使先生初来英国,不如在格莱斯顿身上做做文章。他是一个讲道理的人,也不盲目对外扩张。当年帕麦斯顿做外交大臣,发动中英鸦片战争,格莱斯顿便极力反对。”

  陆雨晨记住了这个名字,再三向康威廉表示感谢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m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