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363章 宣示南海主权_1850再造中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出海面后,即不再生长。旧的珊瑚虫巢体日积月累,就形成了现在脚下的岛屿。

  塔读@
  沧海桑田,众人感慨不已。

  霍华德又介绍道:“此处岛屿属于无主土地,按照国际法惯例,我们在此树立越国国旗,放置石碑,命名岛屿,便可宣示主权。从此之后,这座岛屿以及周围的岛礁,包括岛礁以外的领海,就都属于越国了。”

  谁知陆雨晨却正色说道:“先生此言差矣。南中国海上的群岛,自古就归中华所有。我国列代典籍,皆记述有南海诸岛。我刚才吟诵的诗词,也是我国古代官员游历南海诸岛时所作。由此可见,南海诸岛自古便归中国所有。”

  霍华德本想辩驳,但想到此事涉及到文化问题,也就作罢,转而说道:

  “中国典籍有记载,这样最好不过。然而,按照国际法上的惯例,却要留下旗帜、石碑等信物,然后登诸报纸,方得各国的承认。”

  陆雨晨点点头,指挥人手升旗、立碑,又为此岛命名为“月亮岛”。

  随行人员随即在岛上勘察地形,竟发现了一处淡水水源,实为意外之喜。

  之后一个多月,陆雨晨乘坐“海神号”,遍访中沙、东沙、西沙、南沙四大群岛。所到之处,皆树立旗帜、石碑,命名岛屿,宣示主权。

  特别是太平岛、月亮岛等大岛,或有淡水水源,或有人类遗迹,受到陆雨晨的格外重视。他们一一编造在册,绘制在南中国海海图上。

  整个四大群岛,则被陆雨晨统一命名为“南中国海群岛”,简称为“南海诸岛”,从此名正言顺地归入中国版图。

  本书~.首发:塔读*小@说-app——免<费无广告无弹窗,还能*@跟书友们一<起互动^。

  直至补给将尽,陆雨晨才驶离南海诸岛,在交趾嘉定府河仙镇靠岸补给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m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