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356章 莫要追击,小心中伏_1850再造中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直,与王錱颇为相似。

  王錱能想象得到,他一定是受伤后被俘。以他的性格,不仅不会投降敌军,更不会曲意求饶。他一定会破口大骂敌军,故被敌军吊死,用来警示追兵。

  王錱心中隐隐作痛,加之连日行军,体力不支,感觉眼前一黑,顿有昏天暗地之感。

  亲兵连忙扶住王錱坐下。喘息片刻,王錱恢复过来,强行打起精神。

  那哨官尸首胸前别着一张信封,打开一看,里面有张一尺见方的白纸,上面写着:

  “明告湘勇王錱,‘莫要追击,小心中伏’。革命军广西守备师副师长陈玉成。”

  “莫要追击,小心中伏”八个字特意被写得极大。落款是16岁的小将陈玉成,更把王錱气得血脉贲张。

  他恨不得立即集结部队,追上革命军痛痛快快地打一仗,好为死去的爱徒报仇血恨。

  手下副将张运兰拦住了他。这位张运兰,也是老湘营中的名将。

  历史上,王錱病死后,堂弟王开化与张运兰分领其军。王开化亦病死于军中,张运兰则以军功升任福建按察使,于同治三年在福建战死。

  张运兰说道:“敌军兵少,故设下疑兵之计。从祁阳县到衡阳府城,这段官道崎岖难行,两旁都是高山,便于敌军设伏。

  “我们若要追击敌军,必须派出两支精兵,沿两翼的山脊线并行,防止敌军设伏。士卒连日急行军,疲惫已极,不如好好歇息一晚,明日再奋起直追。”

  王錱深以为然,只得停止追击。已是三更时分,再返回大营又要耽搁时间。可若是留在驿站宿营,王錱手头上兵马太少,敌军又神出鬼没,随时可能过来袭击。

  他只得带兵返回大营,时间已是四更时分。卸下装具后,王錱和衣而睡。可他修养还不到家,忧愤得辗转反侧,难以入眠。

  好不容易睡着,营中号角吹响,正是老湘营起床出操的号角。王錱一向带头出操,今天也不例外,顶住疲劳,从床上一跃而起。

  吃过早饭,王錱带领老湘营,分为前后两队,沿驿道向北进发。他听从张运兰的意见,在驿道两旁的高山上各派一哨精兵,搜索前进,防止革命军设伏。

  哨是湘军的基本编制单位,人数在一百人左右,大概相当于一个连队。

  相对于绿营、八旗而言,湘军的编制相当科学。以营为基本作战单位,步兵一营编制约为五百人,另有军夫一百八十人。步兵一营辖四哨,一哨一百人左右。一哨下辖八至十队,一队十人。

  不难看出,湘军的营-哨-队的编制,与近代营-连-班的编制相当相似。

  王錱派兵沿山脉搜索前进,行军速度大慢,从山上行军的两哨官兵苦不堪言。

  沿途依然有不少“莫要追击,小心中伏”的字条,都被湘军一一扯下。

  经过永隆、大营两镇,地形开阔不少。接连两天急行军,都未遇到革命军的伏兵。王錱紧张的心情放松不少。

  第三天,湘军从大营镇拔营,继续向前追击。

  往前便是祁东镇,祁东镇北面为开阔的稻田地,南面为小片山冈。王錱仍然十分警惕,派兵在南北两翼搜索前进,又派出先锋在前面开路。

  果然,革命军在南翼小山冈上埋伏有兵马。两军交火,革命军人马不多,略一交锋便向东逃窜。

  王錱据此判断,刚才的伏兵可能是革命军后队,负责监控湘军行踪。那么,敌军大队可能就在不远处。

  再往前走,就是排山镇了。此地离衡阳城很近,骑快马只需半天就能抵达衡阳。

  排山镇地形更加开阔,革命军无从设伏。革命军后队与湘军若即若离,湘军却怎么追也追不上。

  王錱急于追击,督促部队行军。路过祁东镇时,当地百姓说革命军昨日在此宿营,一大早向东进发。

  王錱心中更加焦急,要尽快追上革命军,防止革命军攻下衡阳。

  谁知刚过祁东镇,一发红色信号弹在空中拖摇出一条诡异的弹道。紧接着,前方官道两旁,数百名革命军步枪手从稻田地里冒了出来。

  密集的子弹形成交叉火力,射向湘军追兵,当场击毙上百名湘军。张运兰为湘军前队主帅,亦被流弹击中,当地毙命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m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