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341章 东王遣使_1850再造中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昌辉原名韦志正,又称韦正,加入拜上帝会后,改名为韦昌辉。

  韦俊也正想到越国采购军火,便派兄弟韦志先率领两千精兵,带上四十多万两白银,护送李寿春前往广州。

  他们从武昌乘船沿江东下,在江西湖口转入鄱阳湖,又在鄱阳湖西岸吴城镇转入赣江,然后溯流而上,直至江西西南角的南安府。

  这一路行程上千里,遭遇数股清军,备尝艰辛。所幸太平军尚算精利,清军颓弱已极,李寿春、韦志先等人有惊无险地到达了南安府。

  再往南走,就是五岭中的大瘐岭。大瘐岭是粤北门户,也是一处天险,革命军在此驻有守军,属于广东守备师。

  太平军的战船进入赣江支流章水,水浅难以行船,只得弃船上岸。韦志先要购买军火,仅白银就携带了四十多万两白银,搬运起来十分不便。

  所幸大瘐岭是江西通往广东的主要通道。在上海开埠之前,大瘐岭是华夏南北货运的水陆转运通道,商旅极为频繁。革命军入主广州后,江西的商人亦频繁前往广东采购货物。

  所以,大瘐岭内外,常年都有许多搬运货物的脚夫。太平军雇佣了不少脚夫帮忙搬运白银、行李。

  李寿春在太平天国傲慢惯了,把自己看作是天国钦差,把越国看成是天国的藩属。他坐着八抬大轿,以钦差驾临地方的排场,来到大瘐关前扣关。

  大瘐关守将是个姓冯的营长,哪容得下李寿春在此撒野,便向李寿春索要国书。

  不出意外,太平天国的国书语气傲慢,视越国为藩属,要求越国各地方遇到李寿春时“妥为接洽”。

  冯营长很不客气,以越国禁绝轿子为由,要求李寿春下轿;又以没有接到军令为由,拒绝太平军入关。

  李寿春气得吹胡子瞪眼,却也无可奈何。韦志先与韦昌辉一样,擅长忍辱负重,只得低声下气向冯营长求情。

  冯营长才缓和颜色,向上级通报。次日,韶州市军政委员会主任何震川得信,来到大瘐关,迎接李寿春入关。

  李寿春与何震川都是广西贵县客家人,只不过李寿春投奔了杨秀清,何震川投奔了杨烜。

  太平天国等级特严,东王府的官员尤为尊贵,地方上的官员若无军权,就只是个抚民官,权力小、地位低。

  李寿春自以为官职比何震川高,在何震川面前仍然傲慢。一见面便吐槽冯营长的不是,说他如何如何无礼。

  何震川心中暗自冷笑,觉得李寿春枉为东王府高官,掌人事任免大权,出使在外却不知收敛,实在不是吏部尚书的材料。再联想自己出使天京期间,亲眼见到杨秀清的跋扈,顿有“上梁不正下梁歪”之感。

  于是,何震川假装嗔怒,对冯营长说道:“李尚书是东王倚重的人,你怎能如此无礼?罚你准备一桌酒菜,招待李尚书一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m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