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323章 大越国_1850再造中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眼见征越战役节节胜利,暨南军政府上下振奋。

  资政院的议员们率先呼吁“正国号、振人心”,进而引起军队、学校、政府、士绅、企业的纷纷响应。大家一致认为,独立建国的时机已经成熟。

  杨烜一向韬光养晦,从不急于建国。但征越军打到顺化,势必要逼迫阮朝议和。到时,双方缔结和约,就是国与国之间的条约。再用“太平天国暨南军政府”的名义,就显得不伦不类了。

  于是,他审时度势,决定顺应民心,建立国号。秉持着实用主义立场,杨烜并不希望刺激大清国或者太平天国。

  此时的北方局势,又有了大的变化。

  就在征越军进入越南的平时,太平军也发动了西征。

  清军精锐都集中在天京以东,太平军西征军如入无人之境,攻势极为凌厉。西征军溯江而上,连克湖口、九江、武昌、岳州等沿江重镇。

  按照杨烜与杨秀清的约定,太平军西征军兵分多路,重点经略湖南、江西、湖北、安徽四省。

  安徽这一路,由??王胡以晄负责,重点经营皖北,攻占庐州附近地域。

  湖北这一路,由国宗韦俊负责,重点经营武汉三镇,向北争夺襄阳。

  江西这一路,由国宗赖汉英统领,沿鄱阳湖、赣江,向南争夺南昌。

  湖南地处南北要冲,向南连接太平军老家广西,最受太平军重视。

  老将曾天养充作统帅,向西经略常德、岳阳、长沙,兼顾湖北荆州。另有一支偏师,由杨秀清的亲信林绍璋做大将,准备经鄂南绕道湘潭,再向南会攻长沙,与曾天养会师。

  杨秀清的狗头军师们炮制出来的“西征”战略,可谓胃口极大。但西征军兵马极弱,破绽极多。

  整个西征军没有统一的指挥,各个战场各自为战,全靠杨秀清在后方遥控,协调各部兵马。

  安徽的??王胡以晄地位最高,但他态度比较超然,不愿卷入太多是非,安心于皖北战场。

  曾天养虽然是个老将,资格很老,地位却不如国宗韦俊,调动不了韦俊。

  林绍璋原是杨秀清的亲兵,以踏实勤勉见长,却并非统军之将。

  譬如说江西这一路太平军,原本由赖汉英做统帅。赖汉英是洪秀全妻子赖莲英的弟弟,读过书,很有才干。金田起义时,杨秀清被封为“军师”,赖汉英则为“职同军师”。

  杨秀清担心赖汉英在西征战场上建功,进而扩张洪秀全的势力,便以赖汉英久攻南昌不克为由,把赖汉英召回天京,又是降职,又是处分。

  赖汉英在江西征召的兵马,也被编入湖南、湖南的太平军。江西战场,也就不了了之了,简直形同儿戏。

  尽管如此,太平军西征初期,仍然取得了极为辉煌的成绩。湖口、庐州、九江、武昌、岳州等名城巨邑相继落入太平军之手。

  太平军西征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m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