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295章 高度集中统一_1850再造中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会是个优秀的学堂校长。

  “你只管尽心办学,遇有困难,可以向宣教部长曾锦歉求助。必要时,也可以直接向我写信。对于办学,我是一向鼎力支持的。”

  话说到这种份上,张铨还能推辞什么,只得说得:

  “越王如此抬举,张某感激不尽。请越王放心,我一定尽心尽力,把船政学堂办好,为中国培养造船、驾船人才。”

  这才是应有的态度,杨烜颇感欣慰。

  海浪轻轻拍打着堤岸,夜里已经有了些许寒意。沉默片刻,杨烜看到张铨犹有遗憾,便激励他道:

  “张先生,你往南看,则是滔滔大海。中国要想自强,非争海权不可。不久前,英国军舰广州外海巡游示威,军民激愤。

  “你在《民报》作了一篇《海权刍议》,传诵一时。今日面对着滔滔南海,何不吟诵一番?”

  正是这篇文章,让宣教部长曾锦歉注意到了张铨。一番深入交谈后,曾锦歉毅然决定超擢张铨,保举他为船政学堂校长。

  张铨清了声嗓子,吟诵道:

  “历代备边多在西北,其强弱之势、客主之形皆适相埒,且犹有中外界限。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,各国通商传教,来往自如,阳托和好之名,阴怀吞噬之计……

  “洋人轮船电报之速,瞬息千里!军器机事之精,工力百倍;炮弹所到,无坚不摧,水陆关隘,不足限制,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……

  “中国七省洋面广袤万里,南须兼顾台湾、澎湖孤岛,越南、琉球属邦,非有坚船利炮之得力海军,万不敷用……

  “至于选将储才则尤难,则尤紧要。西洋武官无不由学堂出身,国人皆敬重之。其学有在岸者,有在船者……

  “政府应设立学堂,教其各习艺业。在堂所学者其理,在船所习者其事。出学当差数年,可仍回原学再加精练,按年考试,去取极严。

  “择其尤为杰出者,公费派遣出国留学,是以将才辈出,可争海权……”

  这篇文章是张铨的得意手笔,读完之后,他心情舒畅许多。

  杨烜笑道:“你当学堂校长还有什么顾虑,不妨一吐为快。”

  张铨犹豫再三,说道:“顾虑倒也谈不上,只是有些遗憾。我虽是个举人,却对西式法律最感兴趣,立志学习法律,在暨南大学堂学的也是法律。”

  眼见杨烜并无不悦,张铨苦笑一下,说道:“没想到,上锋十分高看我,让我担任船政学堂的校长。我也只好从命,硬着头皮过来赴任了。”

  杨烜想起了另一个历史人物:严复。

  严复是近代极具影响力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、翻译家、教育家。教员曾评价他,说他“代表了在华夏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”,是“先进的中国人”。

  早年,严复考入福建船政学堂,学习优异,被派往英国留学,学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m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