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18章 王师爷议论时弊_1850再造中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知道三水县衙的最大开支是什么吗?您一定想不到,是养活各级胥吏。

  “按理说,三水县衙只有县令、县丞、典史三个官员有编制。加上绿营兵、巡检司,也不过六十多人,所有人全年俸禄加起来还不到一千两白银。

  “实际上,三水县有各级胥吏多少人呢?说起来您可能不信,足有一千四百多人!这一千四百多人里有师爷、巡捕、牢头……

  “胥吏名目众多,却不能轻易裁撤。为什么呢?本朝以例治国,凡事都要留下案宗。遇事不解,就要翻阅案宗,寻找可供参考的前例。

  “有些官员没有担当,有些官员文官出身,不懂政事,屁大点儿事都不敢作主,非要把案卷翻个水落石出不可。这就意味着,胥吏必不可少。”

  凡事要循前例,久而久之,就会形成强大的惯性。这也不难理解,为什么晚清改革那么难,为什么办理洋务会受到那么大的阻力。

  杨烜见这师爷见识不凡,便对他有了好感,示意他继续说下去。

  王师爷继续说道:“县衙的钱养活完胥吏后,已经所剩无几。遇到民变、灾荒,历任知县无钱办事,束手无策。现在皇上年迈,各级官府只想粉饰太平。这局势,就这样一天天变乱了。”

  杨烜笑笑,对王师爷说道:“王师爷,你对钱粮之事倒是门清,比那些颟顸无能的官员强多了。不知你有没有兴趣加入我们至臻堂?”

  王师爷露出惊恐的神色,慌忙说道:“大帅,小的是绍兴人,上有老下有小……”

  刘旻虎轻蔑地笑了笑,说道:“怕什么!你有什么老小,我们派人去绍兴接过来就是了。”

  强扭的瓜不甜。况且,杨烜并不缺钱谷师爷,缺的是有才略的、愿意追随自己的人才。

  杨烜制止住刘旻虎,说道:“算啦,人各有志。王师爷,我也不为难你。只是,我们此番进入三水城,要筹饷,要招募人才。你熟悉三水城的情况,此事还需你的帮忙。

  “譬如,城里哪些缙绅有钱,哪些商铺有钱,哪些人有才略,可能会参加天地会。你要一一列出来,为我们指点明白。事成之后,我会重重赏你。

  “此事会办得很机密,你无需担心被其他人报复。”

  王师爷额头冒汗,对道:“大帅放心,我一定尽心办好这件事。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m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