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431章 特军招募_女穿男:世家庶子成长之路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431章特军招募

  有了组建抗倭特军的想法之后,顾云霁和苏旗效率很高,接连上书给梅峰,想要招募银矿的矿工为士兵,用来专门训练沈柏奕的抗倭阵型。

  梅峰对此当然没有什么异议,简单考察一番,确定方法可行之后,便将此事全权交给苏旗和沈柏奕来办。

  而顾云霁作为沈柏奕驻扎地的知府,苏旗的好友,在抗倭一事中已经牵涉很深,再加上清远镇属于他的辖区范围,沈柏奕二人要招兵,怎么都绕不开他这个地方官。

  为了避免招惹非议,梅峰索性给了顾云霁一个光明正大的身份,任命他为临时监军,协助二人进行招兵。

  顾云霁碍于文官的立场,在对沈柏奕和苏旗的帮助上束手束脚,生怕别人参他僭越职权,这下总算可以放开手脚去做,顿觉整个人都轻快了,只用了几天时间,就和苏旗二人制定出了完备的招兵章程。

  九月初,三人来到清远镇,令里长将青壮年都召集起来,进行招兵宣传。

  本地人对当兵都不陌生,几乎每家每户都要出一个人服兵役,去卫所做屯兵,他们对士兵的待遇再清楚不过。一去就是好几年回不了家不说,拖欠饷银更是家常便饭,什么时候能按时把钱发下来才有鬼了。

  东南抗倭不力,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将官腐败,邱武刚这种人只是少数,大部分将官都是以吃喝玩乐为要,见到倭寇能不打就不打,能躲就躲,不贪墨饷银就算是有良心了。

  在这种将官的领导下,军心涣散,纪律不严,再加上饷银时常拖欠,不少士兵便借着抗倭之名,对村庄进行劫掠。久而久之,民畏兵如畏虎,甚至出现了“宁遇倭寇,不遇官兵”的说法。

  是以百姓们对官兵没什么好感,一听说是要招兵,大多兴致缺缺,当场就想走。

  苏旗见状不急不慌,哐啷一声敲响铜锣,将百姓们的注意力拉回来,声音洪亮地道:“诸位先别忙着走,且听我一言。我等奉朝廷之命,来此招募士兵,以组建一支战斗力强、素质高的抗倭特军。”

  “特军和卫所屯兵大不一样,光是待遇就要好得多。首先是饷银,一个月二两银子,杀一个倭寇,奖银五两,杀的多奖的多。而且特军是小团队协同作战,所以哪怕是你的同袍杀的敌人,作为协助他杀敌的队员,你同样能得到奖银。”

  “要是不幸为国捐躯,给予家人三年全额军饷做抚恤金。因伤残退伍者,月给五斗粮食,直至终老!”

  此言一出,立刻激起人群哗然。

  普通卫所屯兵一个月只有不到一两的饷银,由于很多地方相对太平,没有战事发生,故而士兵们也没有杀敌奖励和伤残退伍保障,至于抚恤金,能发个十两银子就算不错,多的根本不敢想。

  这个待遇,确实是比卫所屯兵好太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m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