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391章 朝廷封赏_女穿男:世家庶子成长之路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391章朝廷封赏

  蒲廷南是布政使,整个四川最高的行政长官,势力网错综复杂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他的案子审起来分外棘手,刑部从腊月年底开始忙,连春节都没过,一直到次年的二月才将案子初步审结。

  蒲廷南的罪行罄竹难书,贪墨叙州府的两万石税粮只是冰山一角,性命是肯定保不住了。然而景丰帝却难得念在他早年跟随的一点情谊,将事情终止在他本人身上,没有株连他的家人。

  三品布政使落马,四川布政司上下遭到了一番大清洗,所有和蒲廷南有勾结的人都免不了吃一顿审讯,西南的官场几乎被翻了个底朝天,连京城都受到了不少影响。

  顾云霁后来从程炎的信中得知,蒲廷南的案子最开始闹出来的时候,几度在朝堂上掀起风浪。那些和蒲廷南或多或少有关联的人,简直是上蹿下跳,一面想方设法替自己和蒲廷南脱罪,一面大肆攻讦他人,质疑证据的真实性。

  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钱逊父子,钱逊是景丰帝派到蜀中去的特遣使,蒲廷南罪行的线索有一大半都是他检举出来的。而他父亲钱颂是吏部尚书,恰是风口浪尖的位置,引得不少人怀疑这次是不是他们父子合起伙来栽赃蒲廷南,趁机在朝中发展势力结党营私。

  然而景丰帝坚定的态度让众人渐渐意识到,办蒲廷南是他的意思,任何想要阻碍此事者,归根结底都是在和景丰帝作对。

  景丰帝早已不是那个即位之初处处掣肘的年轻皇帝了,如今的他大权在握,威势甚隆,任何忤逆他的人都没有好下场。反应过来之后的众人,再不敢替蒲廷南有一丝一毫的开脱,反而是忙着撇清关系,唯恐牵连到自己。

  之后,就是程炎以皇帝亲信的姿态,顺理成章地进入吏部担任文选司郎中,和吏部尚书钱颂一起安排后面的官员补缺事宜,朝堂上下再无任何非议。

  西南官场动荡,朝廷特意派了人下来督查蒲廷南案件后续收尾之事,助蜀中平稳过渡。与之同行的,还有一位皇帝遣来的专使——专门到叙州府对洋芋推广有功人员进行封赏。

  洋芋的事情在京城一经传开,立刻引起了很大轰动。虽然亩产千斤听起来确实很不可置信,但有宣抚使奢西、钱逊等人作证,景丰帝本人的态度也十分积极,众人便也渐渐接受了这个事实,有关部门随之开始着手洋芋推广。

  洋芋最先在叙州府得到引种和试验,自然少不了顾云霁等人的功劳和封赏。

  要说变化最大的,肯定就是范黎了。他是一介商人,身为普通民众,并无任何相关的责任和义务,却还是不辞劳苦地寻找洋芋,甚至还慷慨解囊,捐了五千两银子购买良种,功劳卓著。

  朝廷太清楚这种商人最想要什么了,于是大方地给了他个挂名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m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