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百零九章:考察_三体:史上最称职的面壁者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所以才能长得这么高。

  “不过受水资源限制,这里的巨菌草每年最多只能收两季。”

  姜宇看着周围随风飘荡的巨菌草,感觉沙漠里的炎热气息都消散了不少。

  他又问:“巨菌草种在取水难的沙漠地区会怎么样?”

  齐光禄深吸了口气才道:“明天您就能看到了。”

  于是又经过了大半天的奔波,一行人来到一处戈壁滩。

  一阵风吹过,黄沙四起,一不小心就要吃一口沙。

  在沙丘的另一边,种着一排排绿中带黄,跟沙子差不多颜色的草。

  他们也就到膝盖那么高,要不是还有些叶子发绿,姜宇都要以为它们已经枯死了。

  通过这些草的叶子,姜宇可以分辨出来,这也是巨菌草。

  比起广东的巨菌草,这里的巨菌草就像是来自小人国。

  齐光禄道:“这里获取水很不方便,即便是根系可以扎入地下几米,这个特殊品种的巨菌草,也长得这么惨淡。

  “如果从别的地方引水来灌溉,成本太高,效益又太小,所以只有这片试验田,根本形不成规模。”

  齐光禄顿了顿又道:“沙漠之所以是生命的禁区,就是因为它极度的缺水,不适宜任何植被的生长。”

  姜宇蹲在矮矮的“巨菌草”旁良久不语,他感叹果然是隔行如隔山,他之前就意识到自己把沙漠农业想得过于简单了。

  没想到哪里是过于简单,简直是过于天真!

  连生命力顽强的草都长得这么没精打采,别说是农作物了。

  短暂的失落后,姜宇又强打起精神,如果是那么容易被达到自己的目的,就不需要借用面壁者的力量了。

  他迅速控制住了自己的沮丧情绪,在周围溜达了一圈,又跟着专家们去内蒙一个沙漠试验田考察。

  到达试验田已经是一天之后了,离得还很远,姜宇就看到试验田由一个个规则的绿油油的圆形组成。

  给姜宇做解说的,是另一位叫张旸的专家。

  他指着地上那些圆解释道:“在这里的沙子里,我们掺入了一种特殊的粘合剂。

  “这种粘合剂可以让沙子像土壤一样粘合在一起,可以有效的留住水分。

  “尤其是在沙漠中,灌溉是最大的成本,这一个发明可以有效地减少沙漠农作物的灌溉成本。”

  到了试验田前,姜宇发现这里种的是小麦,麦穗也就有他家乡的三分之二大,而且也不是很饱满。

  不过远处却已经有收割机在收割。

  姜宇问:“现在麦穗还发绿,收得早了点吧?”

  张旸解释道:“这里日照时间长,如果等麦穗发黄再收就来不及了,那时候会有很多麦粒掉在地里。”

  姜宇点了点头,看着成片的圆形麦地,这未必不是一个另辟蹊径的办法。

  他问张旸:“那种粘合剂贵么?”

  “现在还不能量产,并不便宜。”张旸回到道:“就算是量产了,这里小麦的成本也比普通土地里小麦的种植成本高三到四倍。

  “而收获还不足正常土地的三分之二,完全入不敷出。

  “所以这个项目目前还只处于实验阶段,离大面积推广,还有不小的距离。”

  姜宇看着绿油油的麦田,似乎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。

  接着,他心中渐渐有了些思路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m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