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476章 本是大山何须靠?_汉骧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云起不愧是白手起家,既能精打细算又会过日子,合肥军民难怪这么拥护你。”

  “没办法。”龙骧一脸苦涩:“咱们比不过曹操、孙权财大气粗,他们输很多次都能东山再起,我输一次就什么都没了,不精打细算活不到现在。”

  龙骧项目经理出身,精通对各种资源的合理调配,也准备了抗风险的各种预案,从不会让自己陷入窘迫,所以合肥这些年运转良好。

  太史慈有一定政治才能,但这方面的能力不及龙骧,又因孙策的缘故对孙权无比信任,于是这靠山一旦有所松动,历阳立刻就出现粮食危机。

  得知赵凡兄弟已经找到,太史慈打心底里为他高兴,但吃了他带来的猪肉味同嚼蜡。

  不是猪肉在路上变质,对于天天喝稀粥的人来说,那些熟肉已经胜过珍馐美馔,只不过太史慈心里藏着事。

  太史慈自认文武双全,天南地北去过不少地方,前半生的经历也算跌宕起伏,可一直才华无处施展。

  好不容易遇到识货的孙策,可他还没来得急重用自己先没了。

  被孙权调到历阳误以为是个机会,却没想到无论张辽还是龙骧,都是不好他不好对付的狠角色。

  太史慈来历阳前想了无数可能,唯独没想到自己会为粮食发愁,吃口肉都需要外人给与施舍。

  我如何落魄成这样?

  见太史慈干嚼不咽,一脸愁云聚敛不散,酒醒的赵凡小声提醒:“将军,现在历阳人多粮少,长期喝稀粥于军不利,主公西征不知多久结束,咱们最好提前想想办法。”

  “想什么办法?后方要我们顾全大局,历阳就这么点土地、这么点人口,而县中刚收获的稻米,已按最大限度完成征税,若逼得百姓过不下去,他们必定逃亡别处讨生活.”

  太史慈丧气话说到一半,突然面对赵凡改变话题,一本正经说道:“既然令弟在桂阳任郡守,你大可不必留在这里吃苦,夜里偷偷带上妻儿乘船西去寻亲,但是如今的江夏激战正酣,我建议你们先到海昏登陆,备齐粮食从陆路去桂阳,反正建昌一带你也比较熟”

  “将军说哪里话?赵凡岂是贪念富贵之人?我当初弃刘繇追随将军,就是看中将军英雄气概,您可千万不要气馁。”

  “可历阳现在”

  “将军,咱们历阳对岸就是丹阳,何不找孙太守寻求帮助?虽说各郡都在支持主公西征,但郡内总要留点自己用度,历阳的驻军本来就不多,孙太守只需轻轻动动手指,这难关不就过去了么?”

  “嘶若非伯常提醒,我竟忘了这一出。”

  太史慈在孙策麾下时,常听人夸赞孙翊有乃兄之风,想来也应该是个义气豪杰,遂从赵凡之计派信使渡江。

  历阳信使渡江东去,辗转去到丹阳治所宛陵求粮。

  孙翊与太史慈本不熟,但听过孙策夸他武艺高强。

  正所谓英雄惜英雄,孙翊很想帮太史慈这个忙,奈何丹阳官仓余粮也不多,但又不好直接拒绝。

  孙翊留信使在驿馆思考对策,恰好遇到郡内有富户到宛陵拜谒,表示愿资助米粮千斛排忧解难。

  不用从丹阳的官仓调粮,孙翊未加思索就做了顺水人情,他不但没截留部分粮食给自己,还让调拨船只帮忙运输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m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