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134章 刚愎自用刘子台_汉骧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134章刚愎自用刘子台

  刘晔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之后,汉室的血缘比刘备更纯正许,但他是个没野心且务实的宗亲。

  年少在扬州优渥的生活,让刘晔没有匡扶汉室的志向,但却有一双刁钻的慧眼。

  在袁术还没病逝之前,他就看出寿春政权有败亡之兆,于是提前带着家人、部曲投奔刘勋,抢在袁胤之前在庐江站稳脚跟。

  在合肥与鲁肃深入交谈,引入龙骧的独特见解,让刘晔对局势有了新看法。

  若孙策真在两年内死亡,江东很可能会乱成一团,刘勋显然没多少雄心,而龙骧在鲁肃的帮助下,很可能异军突起。

  刘晔误认为龙骧占领合肥,是为孙策死亡后做铺垫。

  到时学孙策再次扫荡江东,进可用合肥作据点北上中原,退可以用合肥防御北军南下。

  归来的刘晔如同下棋的国手,当对手只能看到未来三步,他已经想到了几十步以后。

  可惜刘晔理解太过,思想进入了误区。

  龙骧根本没想过趁乱入主江东,他自问没孙权那么会玩阴谋,更不想和江东士族长期搞内斗。

  龙骧与鲁肃早表明心迹,他要背靠大树好乘凉,自己当主公又累又容易崩。

  鲁肃虽与刘晔是好友,但成年人的城府是有的,他在与刘晔夜话时有所保留,从而造成了刘晔理解偏差。

  龙骧在合肥与将士同心,刘勋与寿春来人离心离德。

  孰强孰弱,高下立判。

  刘晔不低估龙骧,但也不高看刘勋,他从合肥带回消息,最后也选择性上报。

  九月初,庐江太守府。

  刘勋捋着胡须神情凝重,盯着刘晔确认。

  “孙策两年会死?不死就来归附我?听上去很是荒谬,确定不是龙骧缓兵之计?”

  刘晔拱手回答:“龙骧用神亭岭一战举例,认为孙策和其父孙坚一样,都有好勇斗狠的性格弱点,这种弱点是改不了的本性,而且这几年他在江东杀戮不少,应该积攒了不少的仇人,我是以为有些道理.”

  “乱世岂能不死人?以前孙策攻打庐江,也杀了不少百姓和士族,现在过去这么多年,不也没什么吗?”

  刘勋冷笑着摇头,心说龙骧真是异想天开。

  刘晔对曰:“孙策昔日攻打庐江,顶着袁术的旗号行事,百姓和士族岂能恨他?但现在他在江东自立,情况可就不一样了。”

  “竟有些道理”

  刘勋轻轻点头,突又好奇地问:“这些是龙骧的观点,还是鲁子敬的推断?”

  “嗯我不太清楚,也许兼而有之.”刘晔回答得很含糊。

  鲁肃在江淮颇有才名,刘勋自然把功劳安在他头上。

  听完刘晔的话,刘勋便自言自语:“鲁子敬果然不凡,可惜现在明珠暗投,有办法把他‘救出来’么?我可以派兵配合你。”

  刘晔答曰:“龙骧已把子敬老母接到合肥,我们用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m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