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116章 先富带后富_汉骧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116章先富带后富

  回府简单部署,龙骧与鲁肃出城巡视。

  途径在南门,遇见了唐虒、许定。

  龙骧正纳闷唐虒负责西北两门,而且今日应该在摸排困难户,为什么出现在南门的时候,唐虒一阵小跑迎了上来。

  唐虒对两人抱拳行礼,面带惭愧看着龙骧。

  “云起,昨夜你说的救济粮别发了,俺今天会挨家挨户去看,若真有吃饭困难的人户,俺用自己粮俸去补”

  “嗯?”

  龙骧与鲁肃相互对视,心说唐虒今天在唱哪一出?

  “云起、先生,俺还有军务要忙,先告辞了”

  不等两人追问缘由,唐虒丢下一句话去就匆匆离开。

  龙骧、鲁肃一时就像丈二和尚。

  等到许定赶来一问,才知道唐虒向许定请教许村情况,最后才心怀愧疚说出那番话。

  原来许家兄弟管理村子多年,对田间地头的纠纷、邻里乡亲的矛盾、交税纳粮的小心思等,都有充足的经验。

  他们习惯自给自足,喜欢把一切问题在内部自行解决,能不惊动官差就不惊动,是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

  龙骧见许定说得风轻云淡,便让他安排好南门防务,陪着自己出城巡田,方便路上请教心得。

  经过许定的介绍,龙骧发现村民之间的矛盾,都是利益在作祟。

  百姓中有诚实者,也有奸猾之辈,有勤劳干活的,也有偷懒耍闲的,最终就有了贫富。

  作为村中的首领和管理者,许家兄弟常用恩威并施,通过基层的分配权,保护弱者、惩罚懒汉、褒奖守序之家、勤劳之民。

  龙骧听得大受感触,总结起来就是个体不同、人性本私,所以同样的田地,会长出不同的庄稼。

  巡田途中,有稻穗压弯茎秆的田,也有结籽干瘪的庄稼地,更多是较为普通的稻禾。

  行至正午,三人来到一片林下遮阴避暑,顺便喝水休息。

  望着眼前一片金黄,龙骧看向鲁肃问:“我们走了一上午,子敬可有什么感触?”

  鲁肃靠在树上,手捧盛水的竹筒,闭目养神道:“我早前就来看过,今年情况不及去年,估计土地肥力有差异。

  合肥城扼在施水中断,咱们既然不敢往巢湖靠近,不如明年向西北延伸开垦,现在袁术已经败亡,施水上游的沃土还很多。”

  “子敬认为收成差,主要是土地问题?”

  “百姓靠天吃饭,土地肥沃只是其一,最重要还是阳光雨露”

  “我有不同意见,有没有可能是人的因素?”

  “人?”

  鲁肃本来昏昏欲睡,当听到龙骧有不同观点,立刻就来了精神。

  他睁开眼睛反问:“现在合肥地广人稀,此间不但耕者有其田,而且赋税也相对低,勤劳努力就能多收获,可惜老天似乎并不怜悯,老百姓应该已经尽力了”

  龙骧听完叹了口气:“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,为何要指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m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