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226章 祖孙倆的争论_人到中年:娱乐圈的悠闲生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226章祖孙倆的争论

  等大伙唱完之后,黑子又虚心向吴国明请教桂林民歌的特点。

  这正是老爷子的强项也是他最爱说的内容。

  “桂林民歌与劳动相联系的笛篙歌(渔歌)、山歌等;与民族相联系的龙船歌、贺郎歌、哭嫁歌、孝歌等;与娱神祭祀相联系的跳神歌曲;有一定娱乐、欣赏价值的民间小调和一些乞讨、行业叫卖性歌谣等”

  “从唱腔分高腔、平调、谣唱三类。高腔山歌音调辽阔,气息悠长,上下句结构较多;平调山歌,曲调流畅,音域适中,节奏平稳,结构匀称,婉转优美;谣唱山歌比较口语化”

  吴国明滔滔不绝。

  “那吴莉莉,您的重孙女擅长什么?”黑子插话道。

  大家的目光立刻移动站在旁边的姑娘身上。

  “我太爷说我啥都不擅长。”姑娘似乎有些沮丧。

  “我觉得莉莉唱的很好听啊,昨天在河上和俞老师对歌,那应该是高腔吧?”娟娟又插话进来。

  或许是两人年龄相差不大的缘故,替姑娘辩解。

  这是今天拍摄重点内容之一,探讨桂林民歌的传承发展,音乐的本质,两代人思想的碰撞,这本来就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。

  “莉莉回来说过和这位俞老师的对歌,他们的确用的是高腔,唱的蛮不错的,不过这位老师”

  “冬青,莉莉特意来到酒店找到节目组,说找你有点事,我就把他带过来了。”黑子解释了句。

  过去开门,只见门口站着两个人,一个是节目主持人黑子,后面还站着一个漂亮姑娘,竟然是白天见到的吴莉莉。

  “只是现在学民歌人越来越少啦。”

  而且为了今天的节目,娟娟特意研究了桂林民歌,知道有高腔、平调之分。

  吴国明说完看着俞冬青笑眯眯的:“你的嗓音有些不适合唱民歌喽。”

  “其实做音乐的,放到世界范围看,流行音乐的根基都是民族音乐,作为音乐人,真扎进民间去学习去挖掘宝贵的素材,把自己获得的现代技法理论概念与民间结合,创作出属于中国的音乐。”

  “才不是呢。”吴莉莉辩解道:“时代在进步,我们民歌也要跟着进步吗,刚才几位老师说的,在民歌中运用真假音转换还有啊,可以运用半真半假、半嘶半哑的歌唱法。”

  不过这毕竟是娱乐节目,不能拍成辩论会,两人争论了一会黑子立刻总结:

  吴国明最后还是以自己的重孙女为骄傲。

  “对,昨天我也听出来了。”周伟插话道:“歌曲引子中飘出真假声交替的唱法,“土”得时尚,美得空灵,还有点海豚音的感觉。”

  人来了,俞冬青总不能把人家赶走,就笑着招呼姑娘进来。

  呵?

  看到姑娘侃侃而谈,大家立刻意识到,看来这个问题这相隔三代的一老一少争论不止一次了。

  俞冬青想起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m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