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三百六十四章.燕山雪,燕山血(七)_魏野仙踪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扩这英武俊朗的西军千里驹颇多青眼,但说到底,也赶不上赵良嗣这个直龙图阁的文臣。

  就算是南归降人,却也是实打实的文臣士大夫!

  这样一个面和心不合的外交组合,好歹也是经过好几次出使女真人的磨合期了,而在出身背景上,马扩也好,他赵良嗣也罢,都有很鲜明的童贯一系的色彩。赵良嗣不用说,从南逃宋境起,就抱的是童贯的大腿,马扩作为伐辽派的年轻军官,从战事一起,便在童贯的宣抚司中效力,说起来居然也算是一党中人。

  一个南归降人出身的非典型文臣,一个得了赵佶与童贯青眼的武人,这么个怪异却势均力敌的组合,就这么彼此怀着些不满,一路走到了现在。

  就像马扩常年都是戴一顶武臣上阵的交脚铁幞头,赵良嗣更是在马上都戴着乌纱长脚幞头不肯除下,他们现在负担的任务,也是一文一武,各有不同。

  武的方面,不过是抢在西军之前,尽量将宣抚司下辖兵马安排进去。文的方面,却是要靠赵良嗣这个南归降人在辽境的老关系了。

  虽然许玄龄号称是说降了涿易二州,但是这些地方上的南面官与豪门巨室,与赵良嗣这个前大辽光禄寺卿,哪个没有一点关系?譬如赵良嗣如果遇见了周伯符,论一论在大辽的科甲排名,道一个前辈后辈,那都是题中应有之义。至于涿易二州的豪门,和他赵良嗣见了面,拉拉关系,看看家谱,说不得两家祖上就算不是入了五服的血亲,最起码也当过连襟说不得还都娶的是耶律家的旁支女眷。

  许玄龄那说降涿易二州的首功,不用说是谁都抢不去了,但是剩下的汤水,却也足够让童贯和蔡攸心动。

  如官家那般醉心书画诗文,几乎在所有艺术领域都堪称天生圣手的人物,并没有前代雄主般的战略家气质,如果前线军报是什么“今日斩获若干契丹武士”、“大宋天军血战数月,终夺一城”,赵佶说不得看着奏报就要打哈欠了。

  但“舌辩之士一人说降二州之地”,这等极有战国纵横之士风采的传奇事迹,再用生花妙笔细细渲染出来,仿佛一出三瓦两舍里说三分的平话,充满了戏剧性,那就很能打动官家那颗充满艺术感受力的心了。

  所以不管是老种小种,还是童贯蔡攸,现在忙前忙后,拼了命把心腹人等朝这里派遣,就为的是能在这收复燕云的头一件大功里,为各自的团体与个人捞足利益好处!

  当然这种深入辽土的艰险任务,蔡攸也好,童贯也罢,是不肯、不愿也不敢亲身走一趟的。河北三路宣抚制置使、宣抚制置副使,屁颠颠地来拜几个辽国降臣,那也太难看了些。所以一贯像脱缰野马般闲不住的马扩,还有地头熟、人头更熟、还一脑门子热切心思的赵良嗣就成了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m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