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538章 南唐对策_唐时明月宋时关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皖口一带的水势平缓,容易搭建浮桥,应当让林将军早去准备,在对岸的峡口寨进行驻扎,修建防御工事,来抵挡宋军渡江。长江南岸的池州、铜陵等城池,也要迅速动作起来,坚持壁坚战术,把外围的百姓都迁入城内,然后训练成兵,抵抗宋军的攻击,这样,才能拖住宋军,阻断宋军东进金陵!”

  韩熙载在家中跟苏宸、徐铉、高远、钟谟等人,早就商议许久,这正面对战,林仁肇是最适合的带兵人选。

  “臣赞同韩大人的提议,我唐国军方,目前论能力、本事、威名,也只有林仁肇将军能够胜任!”

  中书舍人、翰林学士徐铉站出来支持。

  “臣也觉得韩大人提议有道理,这个中路主帅,非林仁肇将军莫属。”

  枢密院使兼同平章事的殷崇义也站出赞同。

  “臣附议!”

  “臣也附议!”

  许多大臣都站出来支持。

  李煜点头,虽然他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君主,但是目前刚登基没几年,年青力盛,也没有昏聩,自然心中明白,林仁肇的重要性。

  “既然诸位大臣都认为林仁肇将军胜任中路主帅,那朕便准了,封林仁肇将军为镇国大将军,从湖口调兵十万水师,立即赶往峡口寨镇守,对抗江北的曹彬大军,同时,附近的池州、铜陵等州县府兵,也归属林仁肇将军调配,抵挡宋军南下。”

  “官家英明!“韩熙载、徐铉等人,见李煜拍板定下,没有遭到其他人阻止,心中总算松口气。

  如果主力军换做别人,还真没有把握挡得住曹彬、潘美这等老奸巨猾的将领。

  接下来,就是西路军的主将人选,牵扯到继续牵制荆南江陵一带,宋军的水师,避免从荆南源源不断有宋军顺着长江东进,增兵的战略。

  所以,必须派人镇守鄂州、武昌一带,阻止宋军不断增援,迎战西路大军。

  “启禀官家,臣举荐镇南军节度使朱令赞,调任鄂州,统领水师五万,统辖鄂州、武昌、江州诸城,与林仁肇将军,前后呼应,抵挡王明、刘彦贞的宋军侵扰!“

  潘佑推荐了新党一方的将领,夺取西部的军权。

  这时候,魏岑站出来,抢着推荐东路线的主将名额。

  “臣推荐殿前侍卫军指挥使刘澄将军,调往常州,负责东路军的统帅之位,指挥江阴军,抵挡吴越兵的入侵。“魏岑推荐了刘澄。

  这刘澄在李煜还没有成为皇帝之前,还是藩王的时候,就是李煜的麾下了,一直当成了可靠心腹,等李煜登基之后,提拔刘澄位殿前司侍卫军的指挥使,负责京城的防卫。

  不过刘澄死下与魏岑关系很近,魏岑的儿子,娶了刘澄一位侄女,以此更加深了交情。

  此时魏岑推荐了刘澄,既算宋党的人,又是李煜的殿前侍卫军的心腹将领,顿时优势凸显,很少有人能够竞争过他了。

  新党的潘佑和李平等人,推荐朱令赞接管西路兵马的兵权,魏岑、冯延鲁等宋党人,看上了东路兵权,相互不干涉,算是一种交换。

  孙党的张易、钟谟等人觉得不妥,但是,刘澄是官家李煜的心腹将领,又在禁军中担任要职,孙党倒是也不想得罪狠了官家、禁军的势力,见无法阻挡,也就默许了。

  至此,三路军马的兵权,分别落在了孙党、新党、宋党三方手中,谁能立功,谁会失败,都卯足了一股劲儿,既要对外御敌,也有内斗的成份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m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