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 138 章 *而张仲景的《伤寒杂……_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春夏秋冬,没有一日停歇,每日都要写上许多字,还要炮制草药,配比药方。

  “那是什么?”姜烟捶了捶坐麻了的两条腿,走上前看着那些书册。

  说是书册,其实就是一卷又一卷的竹简。

  并不是姜烟所想的书册,甚至有些竹简还没有编织在一起。

  “它们是救命稻草!”张仲景笑得憨直,就像那年背出书来,得到父亲准许,坐在家的门槛上看《八十一难》的时候一样。

  “往后,伤害再也不能害我朝子民。”张仲景怀抱着那些竹简,高兴得浑身都在颤抖。

  他写出来了。

  真的找到了克制伤寒的药方,他不用再看着一个个人在他面前死去。

  不用再看着一座座新坟堆起。

  兵士上战场有甲有刀。

  而今,面对伤寒,百姓也有甲有刀了。

  “我大汉子民,再也不用引颈待戮!”

  “幸哉!幸哉!”

  山中冬日阴寒,姜烟追着张仲景的身影出去。

  他赤足在山中奔跑,长袍烈烈,头发和胡须在风中吹得乱糟糟。

  姜烟追在后面,却怎么也追不上张仲景。

  一卷卷竹简在她眼前消失,像是化作烟尘,消失在这个世界上。

  “不行!”姜烟惊异,伸手就要去抓面前飞舞着的那些竹简竹片:“不可以!不可以消失!”

  可不管姜烟这么去抓,最终都是徒劳。

  公元219年,张仲景去世。

  这些竹简竹片,开始在这片土地上流传开。

  但也是因为古代的传播艰难,许多竹简在流传的时候丢失。最终只余《伤寒杂病论》的断简残章流传于世,最终由东晋名医王叔和以太医令的身份,最终将《伤寒杂病论》的伤寒部分找齐,最后编次成书。

  《伤寒论》张仲景著论二十二篇,记述397条医治方法,记载药方113首。

  自此,东方大陆的百姓不用再畏惧伤寒犹如猛虎。

  伤寒也不再是不治之症。

  在张仲景去世的八百年后,宋仁宗时期。在翰林院任职的翰林王洙在书库里发现了几卷被虫蛀的竹简。

  竹简上书《金匮玉函要略方论》。

  名医林亿奉命与同僚一起重新校订《伤寒论》时发现,这几卷虫蛀竹简,与《伤寒论》极为相似,几番研究后确定,这便是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所编撰的《伤寒杂病论》的杂病部分。

  太医院重新整理、校订,最终更名为《金匮要略》。全书共计二十五篇,记载药方262首。

  《金匮要略》成刊,放出在民间,供民间大夫学习。

  八百年。

  张仲景困在那年长沙郡伤寒中的心魔,在往后的各位名医搜寻、整理、校订、刊行于民间后,彻底消散!

  而张仲景的《伤寒杂病论》不仅发展并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。还与《黄帝内经》、《神农本草经》、《难经》并称为中医四大经典。

  医圣张仲景,名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m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