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、是非_局长艳遇成长史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老户,有一些确实是冤情的,但是也有一些就是秉持着“能哭的孩子有奶吃”的态度,退休了,在家没事干,到信访部门闹一闹,能占政府一分便宜就占一分。闹得越厉害,地方政府为了息事宁人,采取了用钱买平安的形式,让一些没有多少冤情但特别能闹的信访群众占了便宜,拿到了几万更甚几十万不应得的“平安费”,也造成了一些专门以上藩职业的上访专业户,其中的一些人也因此而发家致富。

  某市曾经有这样一个上访人,他确实有冤情,工作中受过轻伤,也免费治好。退休后又想起这件事,到信访部门上访,要求给予补偿。因为很能闹,吵得信访部门鸡犬不宁,信访局给企业施压,要求化解。企业当时的经营很困难,想方设法筹措了1万3的费用给了这个人,签了永不上访保证书,这个上访人答应得好好的,也写下了事情圆满解决永远不再上访的保证,但过了几个月,他再次上访,跑到了北京。因为闹得凶,没办法,该市信访局从信访专项经费中拿出8万元付给此人,再次签订了永不上访保证书。一年后,这个人又提起这个冤情,继续上访,省城、京城,去就不回来,去了就到有关部门领表。领表意味着给当地的信访扣分扣钱,在多重压力下,该市付出20万元求得一封永不上访保证书,但几个月后,这个人再一次出现在北京,信访的要求提高到了80万……花钱买不来真正的平安,信访是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困难的好形式,但也正在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,占国家的便宜,占其他纳税人的钱。因此,信访如何真正能够帮助有困难的人,如何能够真正抵得住那些无理访或要价超高的信访人所带来的压力,还需要进行再探索。

  像68中的老师集体上访,其诉求是有道理的。正常情况下,能够在初访就能够解决。现在,方圆面对的正是这样一个诉求有道理的信访事件。虽然是初访,但上访人数超过30人,郝丁一、翟新文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。而30多人一直不进教育局大楼,就站在教育局的门口,更是引来了许多围观的群众,形成了小范围的人群聚集。

  7月的天,骄阳似火,从下午2时起,68中的老师就在市教育局门口聚集。郝丁一是党委书记,是信访第一负责人,其压力之大,可想而知。他年轻,30出头,在这些老师们面前,哪里能站得住脚,压根就压不住场面;翟新文出来后,局面依然混乱。怎么请就是请不进,翟新文的面子也不给。好在翟新文的信访经验比较丰富,请机关的人员帮忙,给搬来了椅子,请老师们都坐在机关的院子里,并引导围观的群众离开,这才算有一点点把事情控制在教育局的范围内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m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