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32章 骡机和自动化织布机_法兰西不缺皇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普顿四百英镑。

  这种“贪玩蓝月”式的商业逻辑,克隆普顿这位忠厚人根本无法抵御。

  但多年后,克隆普顿终于忍无可忍,对议会提出申诉,那时他经过统计发现,英国棉纺厂居然有百分之九十五都是用他的骡机,但却没人给他哪怕半个便士!

  相比较,那位来自法兰西的棕皮肤神秘大盗,反倒是最慷慨的。

  至于对发明机械化织布机(飞梭织布机还算是手工)的牧师卡特赖特,菲利克斯取胜则更加轻松,卡特赖特在两年前刚刚接触织布机,但他着实是个天才,他发现:

  对于织布机来说,最需要的是保持个循环往复的动作,并且还要保持这个动作的稳定,若是人工,哪怕是新式飞梭,也要不断轻微调整皮带,让飞梭匀速来回穿过分纱杆;于是卡特赖特利用曲柄、偏心轮、齿轮和凸轮,搞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化织布机。

  去年,卡特赖特申请专利成功。

  但这台织布机可以开动,却没法长时间维持稳定的动作。

  为此卡特赖特遭到曼彻斯特的纺织专家和富裕绅士们的嘲笑,当时人们认为纺纱可以自动化,但织布却绝不可能。

  卡特赖特花费时间,对织布机进行改良,并准备来年再申请专利。

  可无人投资,他缺少金钱的支持(英国专利制度申请非常繁琐而且烧钱,下文会提及),焦头烂额时,菲利克斯适时出现,雪中送炭,给了他三百英镑,大概折合七千多弗尔的价钱,卡特赖特就把机器图纸给了他。

  并且卡特赖特还警告菲利克斯:“我发明这种机器,已触犯了曼彻斯特织布工的利益,我只想收取专利费,至于将来谁能将其投入实际生产,可不管我事。”

  “那您就不用管了呗。”交完钱的菲利克斯说到。

  又过了半个月,菲利克斯绕路去圣安德鲁斯大学,顺带探望了下医生詹纳,热忱感谢了他对牛痘接种的贡献,随后菲利克斯甚至都没去伦敦,他对英国的政治制度不感兴趣,正如他在给斯塔尔夫人的信里所说:“到处都是国王之友、辉格党和托利党的喧嚣吵闹,无趣得很......在英国也有人畅谈卢梭主义,他们聚会场所是圣保罗大教堂,但可笑的是,卢梭本人也认为他的政治理想只适合于小国寡民的城邦,所以他给科西嘉岛起草宪法,但当波兰人邀请他时,他却回绝道,‘你们国家需要的不是部宪法,而是位有强势手段的君王’,所以宪法能阻挡可怜的波兰被三个国家的君王瓜分吗?所以每当我听到那群哲学家、政论家不顾实际,夸夸其谈,我心中就充满鄙夷。斯塔尔夫人,我现在迫切需求的是土地、技术,而法兰西旧制度严重阻碍了这一切,难道土地不该集中在热情而有魄力的才干之士手中嘛,明年时美利坚宪法大约便会出台,而同时您将会率先在鲁昂的圣德约镇,看到我在另外个层面的先驱和成功。”

  写完这封信后,菲利克斯渡海,结束大剽窃,不,是大朝圣的旅途,返归故乡,意图大展拳脚。

  大概五日后,装载着新飞梭织布机及宝贵图纸的货船,抵达圣典港码头,菲利克斯雇佣大批车辆,浩浩荡荡将其向圣德约镇运送。

  至于他本人,则来到鲁昂城,召集了巴贝夫、拉多恩、韦林,还有从公社赶来的艾斯图尼神甫、布格连医学生,即所有的魔笛会骨干,于老地方,圆帽街的那幢小楼里,举行了至关重要的会议,在此会议上菲利克斯于“米卢斯模式”外,又提出了“勤勉革命”的概念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m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