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四十三章 直抒胸臆_大明圣祖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四十三章直抒胸臆

  “皇爷爷明鉴,孙儿怎会有这样的想法。”朱由校说着,头就重重磕了下去,其用力之大,哪怕是在毛毯上,也发出了咚的一声闷响。

  “以人为鉴,可以明得失,从皇父的身上,孙儿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。贵妃郑氏之于皇父,犹如西李之于孙儿。皇父种种窘迫局面,令儿臣心忧不已。”

  边说着,朱由校边磕着头,一时间,咚咚咚的声音响个不停。

  “人无远虑必有近忧,儿臣之忧,恰恰也在文官。皇父虽有郑氏在旁虎视眈眈,然则有着朝中大部分文官的自持,犹自能支撑下来。”

  “然则孙儿呢,由于自小习武,在文官中的声明并不太好。外无助力,内有豺狼,敢问皇爷爷,若无东宫六率,倘若皇爷爷不幸,孙儿……”

  “何以为凭!”

  说完,朱由校狠狠的磕了下去,重重的声音,仿佛一柄大锤砸在万历心头,让他痛心无比。这些年我这个孙儿到底经历了什么,才会有这样的感悟。

  虽然心中痛惜,但万历还是谨慎的问道:“你既然知道,为何还要这般眷恋武艺,而不去经营自己的名声,获得文官的支持。”

  “皇爷爷在上,以孙儿观之,东林党与三党之争,已如火如荼,恰如唐末牛李党之争,此乃亡国之祸也,孙儿恨不得提剑将他们一一斩杀干净,肃清妖氛,如何愿意与之同流合污。”朱由校的语气渐渐慷慨激昂起来。

  “孙儿五岁曾言欲为圣君。圣君者,当文武兼治,文韬武略,皆不可忽视。如今文官势大,武官卑微,已入歧途。孙儿自当从武略始,以武抑文,以文治武,达到文武平衡之度。”

  “孙儿所欲者,唯愿日月双轮永照,大明功业不朽。愿我大明如秦汉隋唐那般,威名远播,光耀千古。孙儿只愿大明在我的手中,繁荣昌盛,拓土开疆,远迈汉唐。孙儿只愿,百姓安康,传承绵延。孙儿只愿,百年之后,尽皆是华夏衣冠。”

  说这些的时候,历史上,华夏民族所遭受的苦难,在他心中缓缓流淌而过。扬州十日,嘉定三屠。百年黑暗沉沦,列强撕咬瓜分,乃至最为酷烈的南京大屠杀,三十万华夏儿女一朝丧命。

  种种悲惨命运,顿时让朱由校真情流露,放声大哭。抬起被泪水模糊的脸颊,朱由校字字泣血,边哭边声嘶力竭的喊道:“此皆是孙儿掏心挖肺之言,实不敢有任何欺瞒之处。东宫六率,实乃孙儿心中伟业之起点,望皇爷爷明鉴,望皇爷爷恩准。”

  “请复东宫六率!”

  “嘭!”

  朱由校再度深深的磕了下去,长跪不起。朱由校说的这些,都是肺腑之言,全都是他心中最真实的想法,大明繁荣昌盛了,自然就挽救了后世的苦难。所以他没有掩饰什么,也没有遮掩什么,就是直白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m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