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三五九章 考功司_大明圣祖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花在了这上面,由此可见其利润之大。而现场管用的修路方式都是一地一地过去的,但是有的地方官不知出于什么原因,建议拨钱下来,各个地方同时铺开修路,这样也会快很多。

  但唯一的问题是水泥的供应,以往还能供应工部的使用,但若是全国铺开,那就不行了。这官员倒也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法,那就是公开水泥的授权,允许地方生产。

  水泥配方简单,纵然商贸部烧制的质量更好,但地方钻研出来的也不是不能用,只是,在最初几个仿制的被锦衣卫给抄家了,全家发配到辽东之后,民间哪怕有人烧制的出来,但也是没人敢卖的。

  水泥的利润实在是太大大了,不光是内阁,还是大都督府,亦或者民间,都有极大的需求,这样庞大的利润面前,徐光启实在是没有胆子去碰这个地雷,只能等皇帝回来处理。

  类似的奏本还有很多,每一件都涉及到了很多皇帝的权利和利益,内阁根本不敢给出意见来做。

  “既然这样,那大家都写一份奏本,催促陛下速速班师回朝吧,如此也显得急迫些。”徐光启提议道,既然内阁中有人泄露了天子期望有人谋反的战略想法后,那皇帝还呆在外面就没意思了。

  他回来后,内阁很多政务有了请示对象,会更加容易处理的。

  “理当如此。”其他几人纷纷同意,然后提笔开始书写,之后在经过驿马院整理规划后的驿传系统,送到朝鲜去。

  而此时,大都督府的孙承宗,也带着赵率教和左都督戚金、右都督俞咨皋缓缓出来山西的地界,进入陕西省,前面的边镇已经被他们彻底改革,卫所全部解散,战兵解甲归田,里面的精壮拣选出来,配合转业回来的军官成立当地的城防军。

  走着走着,三人忽然聊了起来。

  “陛下也该回来了。”孙承宗忽然说道。

  “你有消息?”戚金随口问道。三人都是最早一批的从龙之臣,关系相当的亲近,是以说话也很随意。

  “没有,只是从情理推测的。”孙承宗摇头。“因为我们没钱了。”

  “没钱了。”戚金无语,这算是什么理由。

  “不光没钱了,而且也没人了。”俞咨皋接上了一句,“那些伤残老兵几乎都用上了,下一个地方可都没什么冲到教官和军官的人了,还不知道咋弄的,陛下不会来咱上哪找这些人去啊。”

  这可是涉及到军权的问题,不用嫡系出身的中央野战军军官下来担任,他们还真不敢随便任命其他人,毕竟没有皇帝的命令和先例。

  “要不,咱先在下一个地方停停,然后去封奏折催催陛下?”戚金提出了个想法。

  “也行。”孙承宗思索了下同意了。“陛下也该回来了,内阁那边估计撑不下去,要他回来坐镇了。”

  他意有所指的说道,其他两人也一点就透,明白他指的是什么,内阁为天下之中,他们自然瞩目,而且现在实行的还是亘古未有的政策,想不关心都不行,帝国日报期期都有报道呢。

  “是啊,陛下该回来了,徐阁老可是很辛苦的。”他们感叹道。

  叹息声传出,随即被马蹄声踏碎。

  【作者题外话】:礼拜一见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m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