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三三七章 长驱而入_大明圣祖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三三七章长驱而入

  上海港,军港区的船坞中。

  此时这里正热火朝天,几艘大船停泊在这里,无数工匠在船舱内部忙碌着,有的在开除新的炮窗,有的在铺设新的直通甲板。

  这里的造船厂是新建的,虽然没有能力设计和建造炮舰,但一些不算大的改动还是可以的。如今正在改造的,就是海军舰队中的两种主力船只,战列舰和巡洋舰。

  沈有容的南下巡航本就有船只实验的目的,一款成熟的船型,本来就不是一次性做好的,而是要历经不断的细节修改,福船就是这么来的,从宋到明,终于成熟。天津船厂设计的战列舰和巡洋舰或许在大体船型外观上没什么缺陷,但是细节上却不一定了。

  就比如大炮的数量,三千料的战列舰就开的有点多,一百零八门大炮,一次齐射之下,差点让船只倾覆。而且,战列舰只开了两层甲板,让整个船只有点头重脚轻的感觉。而相较于战列舰的大胆,船舶设计师在巡洋舰上却显得十分保守。

  单层甲板让巡洋舰的火力有些薄弱,在航行当中,沈有容明显能感觉到,这上面还有潜力没有挖掘出来。故此,正好趁着聚集运输船的时候,舰队的主力战舰就在上海港的船坞中进行一些改造,加一层甲板,开些跑窗,调整一些大炮的位置。

  正好,战列舰要减少大炮数量,巡洋舰要增加大炮数量,两者刚好互补,将拆下来的大炮安装到巡洋舰上。

  当然,这种调整改造并不是沈有容自己拍着脑袋想出来的,而是经过随船匠师严密讨论后决定的,由于回去天津船厂太耗费时间了,故而就因地制宜,在上海直接开始改造。相比于造船,这只是个小工艺,有着匠师的指导,很容易就能完成。

  目前船坞中的这批船只就是改装后的最后一批了,而这边得出来的数据和经验,也将记录在岸,送到天津船厂,因为这个插曲,目前天津船厂却是停工了,准备等沈有容回来之后,验证完改造的效果在决定生产的工艺。

  这个局面,沈有容也乐得见到,他对于四种船只的数量还有点不太满意,打算再调整调整,船厂停工也好。不过,战舰的建造虽然停下来等待更新的意见,但工匠们却没有闲下来,他们都跑去宝船的船坞了。

  一方面是好奇,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快进度,不然就目前这种修修改改的样子,到了年底还不知道能不能做出来呢。

  到了最后,在一番改动完毕后,战列舰改成了三层甲板的形状,大炮数量减少的不多,只少了八门,剩下刚好一百门大炮,分三层梯次布置。底层最多,中间次之,最上层的数量最少。但饶是如此,齐射之时,沈有容仍然感觉有点摇晃。

  这种重心不够低不够稳的表现,让他对大炮口径统一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m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