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百六十七章 请不来的话,你就去搬石头去吧!_混在洪武当咸鱼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小旗收起银子,然后压低声音补了一句。

  “据说陛下今天心情很差……”

  秦逵听到这话身子一怔,随即朝着小旗拱了拱手表示感谢,心里暗道这五两银子值了!

  秦逵感到乾清宫的时候,老朱依然坐在台阶上。只不过相较于刚才,他现在屁股底下多了个软垫,两旁也多了四盏灯笼。

  “臣秦逵拜见陛下!”

  老朱如果不发威,性子还是挺随和的,朝着秦逵招了招手,示意他过来陪自己一起坐。

  秦逵也识趣的落下一阶,挨着半个屁股做了下去。

  “咱这儿有个文章,你帮着咱看看,有几分可行性。”

  秦逵接过老朱递过来的文章,只瞅了一眼就看出这是齐泰的笔迹。

  现在金梅瓶大火,朝中当官之人谁手里没有一两张原稿,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。

  秦逵也仗着自己工部尚书的便利,从银作局那边要了几张手稿。

  秦逵虽然认出是齐泰的笔迹,但心中更疑惑了。

  这厮不是礼部侍郎吗,没事掺和我们工部的事干嘛,难道说他有心来我们工部任职?

  明初的六部是没有明确的行业门槛的,有时候一个人兼任两三个部门的尚书。

  虽说秦逵是工部尚书,但也不代表他看得懂图纸,能指挥工人干活。

  因此,对于齐泰来工部任职,秦逵是没有任何心理障碍的,反而觉得这是好事。

  毕竟,齐泰应天府解元的身份,以及教导过皇子、皇孙们课业的背景,将来注定官运亨通,超越自己只是迟早之事。

  要是能提前跟他结下一份香火情,将来自家子弟出仕做官,也多了一些便利不是。

  因为秦逵存了这个心思,再次看向文章的时候就认真了许多。

  这一认真之下,还真让他看到不少闪光点。

  “陛下,此乃老成谋国之言也!”

  “开市舶、收商税,都是快速充盈国库之法,而且有很大的可行性。”

  “不过最让微臣感到心惊的是,此人所提出的公私合营之制度!”

  “若是此法可以推行,大明的官办作坊每年至少能为朝廷贡献百万两收入!”

  老朱听到秦逵对大孙的策论评价这样高,脸上立马露出激动的潮红色,就连说话都结巴起来。

  “秦……秦逵,你真是这样想的,你……你真觉得这逆孙的法子好?”

  秦逵听到“逆孙”两个字,脑子一下子宕机了。

  这不是齐泰写的文章吗,咋突然变成了“逆孙?”。

  再者说,齐泰可是跟黄子澄等人一起伴读东宫,算是太子平辈的人,陛下称呼此人为逆孙有点不妥帖吧?

  秦逵想到这里,忐忑地问了一句。

  “敢问陛下,此文为何人所写?”

  老朱听到秦逵这样问,脸上立马露出羞答答的得意之色。秦德顺见状,赶忙替陛下炫耀一下。

  “秦大人有所不知,此乃皇爷今天于大本堂考较功课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m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