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74.要饭_六十年代春莺啭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亲戚都这样了,更何况是不认识的陌生人。所以这些人就瞅准啦,去人家办喜事的,或者是办丧事的家里要饭。

  好声好气说几句话,没有人不理的。这样的大日子,大家都图个喜庆顺利,不去找晦气,就当是行善积德了。

  郎菊南这人心善,比较相信轮回,遇到这样的事总得给几口饭吃。

  哪怕就是自己饿一顿,也给人家多一口吃的,能救命的,这是大功德。

  门口那小姑娘,头发长长的,绑在后面跟一把枯草一样,脸上虽说是干干净净的但是一脸菜色,饿的够呛。

  “老奶奶,您行行好,大恩大德忘不了,给口吃的吧,好几天没吃过饭了。”那小姑娘知道看谁,那么多人坐着就看郎菊南了,那里面她年纪最大,觉得能主事。

  郎菊南见不得这个,从座位上站起来,“你等着,我给你拿些吃的,在这里歇歇。”

  一听有吃的,那老太太也高兴坏了,拍着身边小姑娘的肩膀,“花儿,遇上好人了,给人家磕头,救了我们的命啊。”

  拉着旁边小姑娘就跪下,祖孙俩走了不少的路,听说东北日子好过,就一路要饭过来了,家里面是待不下去了。

  为了饭吃,是真的能下跪的,黄莺没见过这场面,即使带了好几年了也没见过饿死人的。

  她虽然不习惯的很多,高要求的也很多,为人不是艰苦朴素的类型,但是见不得这场面,老人家一把年纪了,实在是受不起。

  也不嫌脏乱,上前面把人扶起来,“您请起来,我们有就帮一帮,不是什么大事,以后日子好过了,您再去帮别人是一样的。”

  往往就是这样,黄莺这样没吃过苦的孩子,手里还有零花钱的孩子,虽然不大懂人间疾苦,但是看到惨烈的烟火味,比一般人更有同情心。

  有钱有多余的,才能为别人考虑的更多,才能更加大方慷慨。

  三儿跟在后面,没想到这孩子能说出这么一番话,帮助人不求回报得多,毕竟都很单纯,但是要求把这份心意继续传递下去,很多人没有这个概念。

  看着黄莺那眼神,跟看自家孩子出息了一样,跟黄炜业有一拼。

  再看看眼前祖孙俩,老太太颤颤巍巍的饿的不太好了,皮包着骨头一样的瘦,有点变形了。

  但是旁边那个叫花儿的虽然也是病态,但是要好一点,郎菊南递给花儿四个杂粮饼子。

  花儿这才算是抬起头来,眼里含着泪对着郎菊南道谢,“谢谢您了,谢谢了,您好人有好报,长寿。”

  这一抬头,老三就觉得这人有点面善,眉眼之间有点意思,但是也没有在意,他这边没有什么认识的人,也没有亲戚。

  “没事,吃吧,跟你奶奶一起吃了,吃完还有,我再给你拿。”

  没有要饭的在人家家里吃饭的理,人家也不多待,老太太领着孙女就走了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m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