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432章 东虏要入关了_穿越到明朝当举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如命的人,有这样的机会怎么会错过?

  「多谢殿下!」

  像朱大典好歹也是做了许多年地方封疆大吏的,眼下虽然已经被人弹劾罢官,可是手底下还有不少的得力干将,这些人虽然还在漕运衙门里,可随时都会被新来的大佬给清洗掉,不少人都有些惶恐,希望朱大典能够给他们找一个新的容身之处,朱大典正在为这件事发愁不已,眼下能够安排他们去厘金局,自然也算不错了。

  林敬微微一笑,工商管理总司和厘金局的事情这个月就要铺起来,事情只要上了正常的渠道,自然也就好说,可是眼下还有另外一件关键的事情需要早做准备。

  「你们都知道,前任兵部尚书陈公因为妄自私下议和,已经被朝廷处置.......其中曲直对错我并不想评价,但是有一点,同东虏议和之事的确是真,而且东虏那边已经答应了下来,虽然未必是真心,可是如今我方毁约,东虏势必

  会发起报复。」

  听到林敬的声音,众人不由得感觉到了些许沉重,东虏入寇几乎成为了大明上下所有人的一道心理阴影,可以说截止到目前的四次东虏入寇,都给大明造成了极为惨重的破坏。

  第一次东虏入寇,发生在崇祯二年十月,皇太极亲自率领十万大军绕道蒙古地区,避开宁远、锦州,分兵三路从龙井关、洪山口、大安口突入关内,攻占遵化,围攻京城,一时间使得天下震动。

  而经此一战,明军大败,总兵满桂、孙祖寿战死,总兵黑云龙、麻登云被俘、投降,兵部尚书王洽下狱,副总兵申甫以下约七千人被斩,四万援军败于永定门外。

  次年,清军退兵,总督蓟辽都御史刘策下狱论死,大学士韩广致仕,兵部右侍郎刘之纶阵亡于遵化,蓟辽督师袁崇焕被杀,大学士钱龙锡下狱。

  第二次东虏入关,爆发在崇祯七年,皇太极率领大军兵分四路,以大同、宣化一带为主攻方向,分别破关口而入,而沿途明军丝毫没有抵挡之力,地方守官要么弃城逃跑,要么紧闭城门,任由敌军掠夺人口,后金兵如入无人之境,在明朝州府台堡之间往来穿梭,掠夺了大量金银财宝和人口出关。

  第三次东虏入关则是爆发在崇祯九年,此战中阿济格率领大军兵分三路奔向冀北,入独石口,八天后就赶到了京城延庆县以外,连败明军七次,而后更是攻居庸关,取昌平,焚德陵,大军直逼西直门下。

  而在之后的一个月里,后金军队在京城附近疯狂劫掠,入定兴,下房山,战涿州,攻固安,克文安,破宝坻,杀知县赵国鼎,陷顺义,占河西务,屯兵密云、平谷,围绕明都,连克十二城,五十六战皆大胜,获取人畜十七万九千八百,直到八月才出关,出关的时候,甚至将马匹都用彩布装饰,一路沿途奏乐,甚至用木牌写下了「各官免送」的字样,以示对大明的羞辱。

  而第四次东虏入关之战是在崇祯十一年,此战由多尔衮率领入关,分别从墙子岭和青山关毁边墙而入,一路攻到了济南府,将济南屠杀烧毁一空,在这长达半年的时间里,清军获人畜四十六万,甚至将孙承宗一家都屠杀殆尽。

  可以说,每一次的东虏入关之战,都是在大明的心窝子里捅刀,痛彻肺腑,却又无可奈何,实为大明开国二百余年之惊天大耻。

  而这一次,东虏很可能会掀起第五次入关之战,如何不让林敬为之心忧?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m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