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371章 未曾发生的朱仙镇大战_穿越到明朝当举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时浮现出一片怀疑之色,这个消息甚至压过了前面要撤掉他的消息,他都开始怀疑这个特使到底是不是真的朝廷特使了.....

  实际上不光是他,无论是杨文岳还是其他的将领们,都感觉到深深的不可思议,前面崇祯可是多次催促要求进军救援开封,眼下怎么命令一下子来了一此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呢?

  当下,便已经有人用怀疑的眼神望着杨廷麟,想着检查一下此人到底是不是真的朝廷特使了。

  然而此时的杨廷麟并没有任何惊慌之色,他巍然不惧地望着众人,道:“这里便是圣旨,还有这是本官的印绶,你们自去检查吧。”

  说完以后,杨廷麟将身上的印绶解了下来,连同圣旨一同放在了桌子上。

  当然,没有人敢轻易上前检查圣旨的真假,毕竟若是真的,这可是大不敬的罪过。

  丁启睿虽然很想看看圣旨上的真实内容,可是他并没有这个权限,当下只是看了看杨廷麟的印绶,才苦笑道:“杨大人,我们自然不会真的怀疑你.......可是眼下这个撤兵的命令,到底是为了什么?”

  所有人都目光灼灼地望着杨廷麟,他们固然会服从皇帝的安排,可是也希望能够得到一个解释。

  杨廷麟在心中微微叹了一口气,实际上他对于这一道圣旨同样多有不解,因为在这道圣旨的背后,其实是太子殿下的想法,这是林敬专门向崇祯讨来的退兵诏书。

  而为了这封退兵诏书,据说太子殿下足足跟皇帝争执了两个时辰,甚至还拉来了其他的内阁大臣们一同争执,最后才使得皇帝不得不选择了同意。

  当然,在这封退兵诏书的背后到底有多少隐情,杨廷麟眼下并不知道,他虽然也很

  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  想知道这一点,可是眼下的他已经不再怀疑太子殿下的判断是否出现了问题——因为从目前明军的表现来看,此战真要硬着头打下去,必败无疑。

  等到众人接受了命令之后,杨廷麟才望向杨文岳,轻声道:“杨督师的才能,就连太子殿下也是认可是,所以他才保举杨督师统帅全军后撤,我虽为监军,可是绝不会干扰督师的任何命令。”

  杨文岳脸上顿时一喜,他当然听说过太子殿下这段时间的威名,可是没想到自己居然也入了太子殿下的眼,顿时心中一热:“撤军之事事关重大,老夫也无法一言而决,还需要使者协助老夫一同进行。”

  这番话实际上已经默认了杨廷麟能够跟他平分权力,表面上看上去很奇怪,一个区区的兵部给事中居然能跟一位督师平分权力,似乎有些不可思议.......可实际上这在明末历史上,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。

  到了此时,杨廷麟又望向了左良玉,轻声道:“左将军的威名,就连太子殿下在京师也多次赞赏不绝,这一次撤军之事,也要多加有劳将军了。”

  左良玉尽管已经对朝廷多有不满,可是他听说太子对他也赞赏有加时,心中自然也十分高兴,他深深望了一眼杨廷麟,笑道:“杨大人但有吩咐,左某定当全力支持。”

  在散会之后,杨文岳、杨廷麟以及左良玉、虎大威等人登上一个高阜,向北望去,但见远远近近,到处都有火光,有的火光向北延伸很远,分明在十几里外。从火光可以看出,义军的营垒一层一层,星罗棋布。

  杨廷麟不由得深深叹了一口气,他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强行救援开封,反而有可能将眼下的大军彻底葬送于此,当下便轻声开口到:“督师,咱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,得准备尽快撤离了。”

  “是啊。”

  杨文岳心头沉甸甸的,很快便下达了有序撤军的命令,他并没有让左良玉的人断后,而是安排了自己心腹大将虎大威率领一万精兵守在此处,而后其余大军开始渐渐撤离了水坡集,朝着东南方向而去了。

  所有人其实都没有想到一点,如果在原本历史上,他们最迟将会在六月份就会被李自成全面击溃,而随着林敬的到来,历史在这里终究是画上了一个小小的拐弯。

  ()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m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