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四十三章 红毛带来的震撼(二)_重生李岩之再续大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练。

  事实证明,阎童的顾虑是有道理的。即使是燧发枪,他们的射速能达到一分钟两到三发,在线膛枪没有大规模装备部队的情况下,有效射程只有七八十米,这个距离,骑兵只需要六七秒的冲锋即可抵达。这个距离,最多够火枪队完成一次射击。如果没有盾牌兵与长枪兵阻挡,火枪兵只会更加的慌乱无助。

  李岩推而广之,即使自己所属的直属军队全部装备了米尼枪,也不可能保证将大明所有的军队全部装备米尼枪,主要是费用太高了。据估计,即使李岩自己制造一只合格的米尼枪,造价也不会低于50十两,装备一支十万人的军队就需要采购费用500万两。而南明的军费是多少呢?后世有人找到了南明的财政收入,一年不过500-600万两。

  而李岩想要将自己的军队全部装备米尼枪也基本上不现实,不仅是因为自己财力不足,也是因为自己时间也很紧张。李岩多番思量,才决定,组建一支以装备普通燧发枪的部队为主力,装备米尼枪的阿部队作为狙击手部队使用的方案。

  其实,李岩也有一个现成的编组方案可以参考。在十七世纪中叶,为了适应当时的战争规模、战术变化和火器的进一步发展,西班牙方阵进行了改革,其具体的变化就是大幅度减少了长枪兵的份额而增加了火枪兵,大体上长枪兵占百分之二十五,而火枪兵则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五。李岩参考面对的满清军队骑兵多、弓箭手多的情形,决定在每个棚十人中进行分组,最强壮的两人担任刀盾手。所谓的刀盾就是盾牌上装有长刀的特殊盾牌,次强壮且经验丰富的两人担任长矛手,另外六人全部担任火枪手。由于装备的是燧发枪,能最大程度的发挥火力优势。

  至于装备米尼枪的狙击部队,自然就全是火枪队了。

  另一只重要兵种,骑兵,李岩的方案是装备改良的三眼燧发火铳。不过时间关系,还停在设想中,此时,骑兵还是只能装备长柄大刀。

  不过,这都是硬件方面的建设,军队建设的软件方面,比如纪律性训练与思想教育,还是只能依靠军官的教育。这方面,还是需要葡萄牙职业军人的训练。

  葡萄牙作为殖民的先锋,虽然已经落后于西班牙、荷兰甚至英国,但是其军队还是一支近代化的军队,其战斗力并不逊色于主要国家。像二十几年前爆发的澳门之战。荷兰远征舰队凑齐了13艘大小战船与1300名兵士,打算远征澳门。面对的澳门守军,有少量守军被派去北方,支援明朝对抗满清军队的战争。因此,当首领卡瓦略清点可用之兵时,发现除剩下的50个火枪手外,全城只剩下百名能够使用武器的人。另一批可用的人力资源,就是为士兵们服务的黑奴。

  但就是这么点人,最后竟然还是打败了人多势众的荷兰人,取得了澳门之战的胜利。从侧面证明了葡军的战斗力。所谓能者多劳,军队战斗力的提高与纪律教育,自然还是靠葡萄牙的教官。

  李岩作为门外汉,只能在思想方面加强一下教育。此时,太先进的思想无法提出,否则李岩很有可能被吊死在歪脖子树上。他提出的,也无非是忠于大明,保家卫国。

  其实,古代也有几支部队的思想教育很不错,比如王彦的八字军,岳飞的岳家军。李岩引为己用,提出在士兵的胳膊上纹上“驱除鞑虏,复我河山”八个大字,甚至,为了服众,李岩带头在两个胳膊上纹上这八个字,获得了士兵们的赞同,纷纷纹身。

  然后李岩向大家解释这八个字的含义,再加上满清所作的暴行比比皆是,一经宣传,士兵们都是义愤填膺,思想教育成果还是不错的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m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